当前位置: 首页 » 两性生理 » 两性知识 » 正文

姑娘口述:欲望强时会主动搭讪男性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12-27   浏览次数:24

  01.你是她梦中的白马王子

  姑娘们说:

  “独身一人久了,可能一直没有遇到自己喜欢的类型,不过当他出现的时候,我是绝对不会让步的,一定要拿下!”(20岁女性)

  “感觉不会再看到比他更帅的男人,毕竟我是一个外貌协会会员。”(20岁女)

  “看上去觉得可以聊得来,就一起去喝了一杯,感觉很刺激。”(30岁女性)

  (这一点无可厚非的,无论男女只要遇到自己喜欢的类型,或多或少都会不由自主地想去搭讪和进一步了解。)

  做好了避孕措施,才可以放心爱爱。今天,小编就来教大家一些两性新知,告诉你目前最流行的避孕方法。

  杀精虫剂

  优点:无副作用,使用方便。

  缺点:购买不易,需每次使用失败率高。

  失败率:使用此法一年内意外怀孕率为6~20%。

  性交中断,体外射精

  优点:方便不花钱。

  缺点:需很强的自制力,非常人所能办到。而且男生兴奋时流出的分泌物中,即含少量精子,受孕却只要一只精虫就已足够。

  失败率:使用此法一年内意外怀孕率为20%。

  安全期

  优点:安全无副作用。

  缺点:排卵日前三天至排卵后两天为危险期,其它日子则为安全期。但安全期的推算,在月经周期规则的女性较容易(排卵日的推算);周期不规则的人就不适合此法。

  失败率:使用此法一年内意外怀孕率20%。

  保险套

  优点:便宜,购买方便,无副作用,既可避孕,又可预防性病。

  缺点:需男性配合,且需每次使用。

  失败率:使用此法一年内意外怀孕率为3%(使用方法正确且每次进入都有使用)至20%(只有危险期使用或只有射精时使用)。

  避孕药

  优点:使用方便,对于月经周期不规则的女性,有调经之效,对于月经前腹痛,烦躁等症状都有帮助。长期使用避孕药,可降低卵巢癌及子宫内膜癌的罹患率。

  缺点:需每日服用,对记性不好的人是一大挑战。有人担心有副作用,这是早期高剂量避孕药所引起,现在最新低剂量避孕药已少有副作用。

  失败率:使用此法一年内意外怀孕率为0.1~0.5%。

  子宫内避孕器

  优点:一次装置可保用五年,方便安全。取出即可恢复受孕能力。

  缺点:可能会造成经血增加,子宫发炎等副作用,较适合生产过的妇女使用。

  失败率:使用此法一年内意外怀孕率为0.6~0.8%。

  结扎

  优点:一劳永逸,无副作用。男性结扎不会影响性能力,女性结扎不会过早进入更年期。

  缺点:需要动个小手术,伤口会有一点疼痛。回复生育力不易。

  失败率:使用此法一年内意外怀孕率为0.4%。

  事后避孕药(72小时内)

  优点:亡羊补牢。

  缺点:会有轻微呕心,月经紊乱的副作用,偶一为之可以,不宜常常使用。

  失败率:无法统计。

  新婚夫妇最好的避孕方法:

  此时女性避孕最好是以男用避孕套、女服用短效口服避孕药为洼。由于新婚妇女阴道较紧,不宜上环和阴道隔膜。想在半年后怀孕的,不宜用长效避孕药(针),因为用了长效避孕药的,其停药后半年方可怀孕,否则对胎儿不利。

  哺乳期妇女最好的避孕方法:

  哺乳期妇女主要以男用避孕套,女用阴道隔膜加避孕药膏为佳;不宜用口服避孕药,因为它可影响乳汁的分泌和婴儿的生长发育。

  独生子女夫妇最好的避孕方法:

  以女性宫内节育器为佳,如需要再生,取出宫内节育器即可。子女幼小,男女双方不宜行结扎术,以防子女意外;虽然男女都能够再通,但毕竟有一定的难度。但如果不再想生育了,则以结扎术为最佳。这是已婚女性最好的避孕方法。

  探亲夫妇最好的避孕方法:

  以男用避孕套、女服用探亲避孕药片为佳,不宜采用安全期避孕法,因为两地分居的夫妇相逢,情绪激动,往往会“即兴排卵”或“提前排卵”,安全期推算不准,很容易导致避孕失败。

 
 
[ 两性生理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最有争议的10大性问题 成人用品 情趣内衣到底好不好啊 男性生理:包皮垢怎么是这样呢 吃什么能增加高潮感 传授你五个有趣味的性技巧 女性自慰8个误区 性暗示:女人的花招真多 熟女也有放纵梦最想尝试的5大欢爱场景 硬度是性生活中最基本的要素 男人精子活力低吃什么好 性爱宝典爱爱后让心情持续高潮 我心爱的男友被闺蜜用计谋试出是个花心大罗卜 女人想要同房时的六个性信号 女人有两个优点,但却有一个漏洞 男女必知的性爱卫生课 精液颜色发红是什么原因呢 避孕:长期带上避孕环可导致月经量增多 避开4点婚姻甜蜜胜过初恋 女人为何喜欢挽住男人的手臂 一夜情的“短暂拥有”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