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的另类情感
进入所谓的文明社会之后,一些寻求独立和自由的人因为不甘心同流合污,便依旧保持着原始自然的心态并主动选择过着贫穷寂寞的自由生活,这些人不是艺术家就是流浪汉和乞丐。不同的是,真正的艺术家从不向人屈膝和乞讨,并始终坚持以自己的方式向一切“文明”和“不文明”的势力作精神性的挑战,这就是通常所的艺术家的生活。
历经了千百年的沧桑,身处于社会边缘的艺术家越来越远离人群,对于男性艺术家而言,让他们难以割舍的既不是城市的灯红酒绿,也不是越来越现代化的通讯和娱乐,最让他们痛心疾首的恐怕还是女性的“背叛”。寻求“和谐”、“统一”和“完美”的艺术家随着从现实女性视线中的日渐消失,最后的精神防线便出现了崩溃,他们开始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身心分裂,不少艺术家的画面因此会变得越来越低沉和忧郁。这些艺术家通常会从对女人的绝望开始,接着就会转化为对“美”的绝望,表现“丑”和“分裂”似乎已成为当代艺术的主色调和主旋律。
是女人变心还是这些男性艺术家精神出现阳痿,我以为问题是出在后者身上,如不少艺术家不再甘于寂寞和贫困,不再向往独立和自由,他们或甘心堕落,或甘心情愿地接受世俗欲望的驱使去追逐名利,从此艺术家的光环便开始在这些人头上黯然失色,再加上“人人都是艺术家”狂风巨浪的袭击,艺术家便在不知不觉中被卷入到物欲横流的汪洋大海之中,虽然偶尔也会部分地浮出水面,但落水的狼狈却令女人们不忍注视。
女人还是女人,她们依然多情善感,她们依然在感性的主导下对回归自然充满着期盼,然而,通向天堂的道路却逐一被现实的潮水冲断,作为被动的社会角色,她们不得不借助于光怪陆离的表象来掩饰其内心的残缺和悲伤,“虚荣”也就成了她们维护自己“天使形象”的最后屏障,这也是因为她们太感性的本色所致。
诸事不宜的男性艺术家不在沉默中死亡就在沉默中另寻出路。失去了女性注目的男性艺术家如何在孤独中求独立、求生存、求发展,就成了一个生死攸关的命题。向同性或社会禁止的对象寻求替代性的补偿就成为一条绝处逢生的出路。我看过一篇分析柴可夫斯基同性恋心理的文章,文章中写到“ 柴可夫斯基时时处于神经衰弱状态,或者处于性方面的精神衰弱状态。他有时敏感、多情,有时焦虑、恐慌。这种状态几乎跟了他一辈子。得不到异性之爱的他,只能靠他的两个弟弟和一个妹妹,还有极少数的几个朋友,把自己的活动范围限制在家庭的小圈子内,他一生中和弟弟有大量的通信,他向他们倾诉自己内心的郁闷与痛苦;他这个孤独的单生汉经常把妹妹的庄园当作自己的精神避难所之一,并在那里写下许多流芳百世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