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我国对儿童性教育问题越来越重视,但一些做法也屡遭争议。不少国家性教育比我们早,经验比我们多,有些做法或许能提供借鉴。
家长:和孩子讨论性话题
本报驻荷兰特派记者蒋乃珺
荷兰有着著名的性文化博物馆和红灯区,性观念的开放举世闻名。然而,荷兰青少年怀孕率在全欧洲却是最低的,这与荷兰孩子从小就能接受到开放、系统的性教育密不可分。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荷兰父母对待青少年性行为的态度比较开放但有约束,用一句话来概括:允许它、远离它、控制它。一方面,孩子们甚至会在餐桌上和父母讨论这方面的话题;另一方面,荷兰父母通常允许孩子带异性回家过夜,但会监督他们避免因性生活受到伤害。父母可以事先为女儿准备避孕药,也可能早已认识女儿的男朋友。如果他们不喜欢这个男孩,可以巧妙地把他撵走;如果喜欢,就会把他视为准女婿,请他参加家庭聚会。
学校的系统教育也必不可少。荷兰学校认为,既然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是从电视或者网络中,会不断接触和“性”相关的概念,那么他们就有义务承担起让孩子正确认知“性”的重责。基于此,荷兰性学专家中心和荷兰公共健康服务机构合作,研发了一套性教育指导计划。
现在,全荷兰大约已有1/3的小学在使用这套教材。阿姆斯特丹的莱亨布赫小学是积极推行此项教育的成员之一。该校一名教师告诉记者:“一年级时,我会教孩子识别男孩和女孩的区别。我们组织一些游戏,让孩子说出男女不同的性器官时,他们也会咯咯地笑。不过,我希望借此能让孩子们意识到认知这些并不需要偷偷摸摸,性应该和吃饭、睡觉一样自然。”
记者的荷兰朋友帕斯卡至今记得,中学时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太太来到他们学校,讲述了“第一次”和自己的真爱。“那年我14岁,我和同学们都觉得很有趣。课程结束时,我们还进行了考试,题目涉及性交易、生育以及性传播疾病等方方面面。我们几乎没落掉一件事情。”▲
本文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