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稳定性(emotionalstability)作为具有跨文化一致性的人格特质之一,性别差异的统计学研究也比较丰富。作为现代心理学核心人格理论的“大五模型”,神经质(neuroticism)也就是情绪稳定性维度在很多文化背景下都有性别差异的研究。1995年对于早期大五模型的元分析研究中(Guo)报告了女性具有更高的神经质(更低的情绪稳定性)。对于不同年龄段的性别差异研究中(Klimstraetal.,2009;Donnellan&Lucas,2008),也支持了同样的观点。而在36个国家的跨文化研究中(Costa,Terracciano,&McCrae,2001)同样验证了女性显著更低的情绪稳定性。从人格特质的统计学角度,至少可以说在近40年时间内,女性的情绪稳定性更低,更神经质。
情绪来源于哪里,是情绪理论学界至今没有讨论清楚的问题。可以确定的是,大部分理论都认同,我们的脑参与了情绪的生成;同时部分理论认为,我们的躯体,尤其是肌肉和外周系统参与了情绪的发生。所以脑神经活动的差异、肌肉活动的差异、外周系统活动的差异以及其他一些内环境的差异(比如激素、信号物质的差异)都可能影响情绪的产生(和调节)。至少在情感水平(也就是情绪的身体/心理水平,而不是概念水平),以上的差异都可能造成巨大的稳定性差异。从这个角度讲,女性生理周期中,激素水平的变化、血液的流失都会造成情感水平的变化,影响情绪的产生。而在周期性变化中,女性的波动幅度一定会大于男性(也有周期性变化)的幅度,这也可能是女性情绪稳定性低的根本原因。
然而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在从入门问题到专业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很明显的跳了一步。情绪稳定性是一项人格特质,而激素的改变导致的情绪变异处于心理状态水平,不是同一水平。幸好,词汇学研究提供了相关的证据。deRaad&Kokkonen(2000)综合之前的研究,提出“大五模型”的两个主要维度“外倾性”和“情绪稳定性”与情绪周环模型(Russell,1980)的两个维度“效价”、“唤醒度”具有明显的词汇学一致性,认为两者可能是同源的。问题并没有结束,特质维度“情绪稳定性”相关的情绪维度是“效价”,也就是愉快/不愉快,也就是说,在大部分文化的语境下,情绪的不稳定都是和消极情绪的频繁出现相关的。但是,在情绪维度的模型中(Barrett,2006),“效价”是环境变异的反映,而“唤醒度”才是内部感觉的反映,也就是说激素水平更多的会体现在“唤醒度”上,而不是“效价”上。也就是说,女性激素水平的变化并不会直接带来消极情绪的频繁出现。